如何在设计中寻找产品的性格

时间:2014-09-14
whetstone-04
whetstone-05
whetstone-06
whetstone-07
whetstone-08
whetstone-09
whetstone-10
whetstone-11

  二、一种新的产品形式理解 (砚 / inkstone)

  现在全屏幕触摸手机比如 iPhone 或者是 Android 手机可以称是真正的智能手机了,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这样的智能手机呢?一部手持电脑,一部手持的互联网设备……这是一种归类思维,如果发散一点,诗情画意一点来描述,它是什么?它是一碗水。

  它是一碗水并不是一种无稽之谈,这里们一直在说手机消费从工具转变为内容,那么内容就需要一个容器,一部智能手机与一部便携电话手机相比,更有内容之感,无论是机子内置存储还是对云端数据的读取,这些内容都是从触摸屏中冒出来的,就像一碗水。

  手机设计和多数产品一样,也有一个容器概念,比如上下壳组成的盒形产品,如何将这两种理解进行结合?既然它有容器之感,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尝试设计成容器呢?

  这就有了 砚 / inkstone

inkstone

  砚 ,笔墨纸砚的砚,我现在能想到的最浅的容器,有的甚至是没有边缘的容器,它不仅是一种文具,同时文人对它的钟爱上升到玩物的境界,成为现在收藏的一个类别。

  上下壳方式的产品形式基本就三种,上下壳、底包上和上包底,这里为了加强容器的形象,将边缘提高,即前面板玻璃部件低于四周边缘 0.8mm,为了保证结构的优良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,边缘的厚度比以前的壁厚要适度加宽。这一设计不仅从形象上塑造了容器之感,并且带来了很好的识别性,在保证设计简洁的前提下,另外还会带来一些新的体验。边缘形成一道边界,能够带来收纳和整洁的感觉,也能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意力聚集,另外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。

  砚 / inkstone 的图集

inkstone-01
inkstone-02
inkstone-03
inkstone-04
inkstone-05
inkstone-06
inkstone-07
inkstone-08
inkstone-09
inkstone-10
inkstone-11
inkstone-12
inkstone-13
inkstone-14

  三、一种新的产品结构思路 (础 / cornerstone)

  为什么现在的触摸屏手机手机如此类同,相比于软件,比如这些 Android 手机这么无味,没有识别性,没有性格,为什么这些手机看上去是如此的相似和一般,让人们在选择时陷入困难……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产品的结构,前壳后壳元件PCB装配方式这一切限制了产品的总的形式。这也是 iPhone 4 以及 Apple 在 Unibody 之后各种产品精彩之处,这些产品看上去就像是从头到尾由一个人做的,没有分工合作,没有 ID 和 MD 之分,没有工业设计在前工程设计在后的感觉,如同一切从零从底层开始。

  是否可以从结构上作出突破,或者说摆脱上下壳等一般结构的限制,以此开始探索一些新的形式。

  础 / cornerstone

conerstone

  础,即为基石之意,一切从此始。

  受 iPhone 4 的启发,将中间层从内向外扩,再扩展到上下使其成为内外整个的基础,使用 CNC 加工即可,为了强调整体性以及突破单调,中间做一圈凹槽,刚好可使按键表面与边缘表面平齐。

  础 / cornerstone 的图集

conerstone-01
conerstone-02
conerstone-03
conerstone-04
conerstone-05
conerstone-06
conerstone-07
conerstone-08
conerstone-09
conerstone-10
conerstone-11

 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较传统的设计思路,完全是站在工业设计师的"本职"上去思考和探索这个产品,去找到产品的性格,这是安全可行的。

  这三个例子中都用到了阐释以及讲故事,但故事并不是作为一个设计的本源或者原型,比如说 inkstone 这个设计创意来自于端砚,或许在以前是一种传达设计理念的不错的方式,但在现在来看仅有此是不足够的,设计的原型如果是产品的一种阐释,那么就会形成悖论,但这种发散的思维在设计过程之中是必须的。

  那么,以上的设计将这些故事剔除,是否还保留设计的本源,仍然保留的,因为上面三个设计的出发点并不在于故事,不是磨刀石不是端砚不是基石,而是出自对手机这个产品的思考,比如"砥"的对屏幕作为交互实体的探讨,"砚"从对产品内涵而"础"则是产品的逻辑结构,如果不讲故事,设计的本意依然可以被追溯,形成一段历程。

  但是,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角,不能回避诸如交互设计去探讨这个产品,因为交互设计的重要性,它一样塑造了产品的性格,在一定的情形之下,它甚至是全部。我认为所谓保持与交互设计接触的工业设计,或者硬件和软件相结合,不是指软件有一个什么功能,而是硬件上设计一个按键,而是从产品整体形象和性格塑造上去思考。

 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手机

  手机以前是一个工具,现在也还是一个工具但它内容地位意义已经远远不同的,现在人们使用手机的主动性相比,以前的手机简直就是一个寻呼机,这一切源自手机背后的互联网。

  互联网在发生的很大的变化,人们使用互联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以前是 explorer,现在是各种各样,大众对互联网的使用已经从游牧时代进入定居时代,游牧时代就是探险家冲浪者,休闲获取信息等,而现在互联网是生活的一部分,通过互联网来建造生活。互联网是人们生活的助理?远远超出于此,因为互联网非常具有主动性,它可以推送,又随时带来新的可能性。

  将这个看法移植到移动互联网承载设备上,那么可以将手机的智能性更加生活化,手机它不全是一个工具,也不是玩具,不是 gadget,人们使用它也不是主要探险游牧,而是日常化,如同空气一般自然。

  我非常赞善 Windows Phone 7 另辟蹊跷区别于 iOS 的作为,区别于功能诉求的 App 将内容提领而出,形成一个个 Hub,虽然我怀疑它提出的 glance and go 在实际中便利性或者说必要性。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整个内容机系统形成一个 Hub,由它来推送人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下的内容,而人们占主动的时候则是通过 App 来实现,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的智能性来助理内容的结构和顺序。

01-lock-sreen
02-home-screen
hub-screen-1
hub-screen-2

  那么在此基础上去思考手机这个产品的设计,它该是如何?它是日常自然的,简洁的没有太多诱惑的,设计上更本质但不枯燥那就是质朴的,它又是生动的,以及具有识别性的,它的一切源自它的内涵……简单说,就是像 Siza 的建筑那样。

  这就是 石 / stone

stone

  1*4*9

  开个玩笑,其实我并没有设计出。

  因为仅靠这些是无法勾勒出一个成型的设计的,如同建筑需要基地一样,设计需要的是生成它的环境,越具体越好,就像有的建筑只要基地选定它就已经成型,如果一个产品的生成环境能够把握,那么这个设计也可以定型了,这也算是深泽直人的那个轮廓说。那么环境是什么,市场、厂家、竞争、软件、硬件、价位、消费者、消费者的手、消费者的口袋……也就是我们乘坐时光机器来到未来,看到包络着我们产品的外围的一切,然后拓下那个轮廓回到现在,这也是标题使用"寻找"而不是 "打造"的原因,而在设计日益变化着的今天来说,我觉得最激动人心的就在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边界之处。

  注:背景图片来自 bricolage.108

  • 共2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2/2下一篇
    上一篇:交互设计基础 下一篇:网页设计中网站背景的创意风格与设计趋势

    相关文章

    最新文章